行业要闻

ASSOCIATION ACTIVITIES

本文转自:山西新闻网

“新冠肺炎病毒不断变异,全球疫情防治雪上加霜。面对未知的新型传染病,中医药具有其独到的优势。”1月19日,在山西省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,政协委员刘洋建议,“将中医药纳入疾控体系改革和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之中,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。”

 

 

政协委员刘洋

 

   刘洋说,2020年疫情爆发后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临床“急用、实用、效用”为导向,紧急启动了“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”,山西、河北、黑龙江、陕西四省率先开展“清肺排毒汤”救治确诊患者临床观察。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,有74000人使用了中医药,占全部患者的91.5%,总有效率达到了90%以上。

  为此,刘洋建议在疾控服务体系重构中纳入中医医疗机构。我省疾控服务体系改革的初步方案,从省市县,到社区、卫生院都明确了公共卫生人员配备比例。但却没有明确将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其中,建议根据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原有基础和服务能力,区分情况,参与疾控体系,对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专业培训,提高他们处理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能力。

“结合专业背景、救治经验,成立覆盖省市两级的中医传染病防治专家库。建立管理、应急制度体系,在疫情发生时,迅速开展疫情等级研判,制订中医药预防救治方案,组织专家会诊攻关。对社会大众面对疫情的恐慌和误解及时答复释疑。”刘洋建议,“设置中医药物质储备库,根据疫情研判和评估,储存传染病常用药物和设备;畅通储备物质资金渠道,在发生疫情或公共卫生事件时,及时、有序调拨物资,保障医疗救治需要。”

  刘洋说,中医药不但长于预防,也能够治疗重症、急诊。在我省疾控体系改革方案中,可以将山西中医药大学列入我省疾控体系建设的重点科研机构;开展中医药在疫病急症、重症方面的研究,开展鼻饲中药、灌肠、艾灸、针刺等实用技术在防疫中对应用研究,全面提高我省疾病防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。

山西新闻网记者 卢奕如

(责编:郝亚宏、金环)

后疫情时代 中医药大有可为

首页    行业资讯    后疫情时代 中医药大有可为